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演繹傳法 經文入心先度己

演繹傳法 經文入心先度己
2015/01/03 | ◎江金蓮、李姿樺/新北市報導
藉由「靜思‧淨斯」中「大白牛車」經藏演繹傳法,象徵大乘佛教無私付出的精神,還有勇於承擔和堅持前行的毅力。志工們祈望能讓會眾從中受到啟發。[攝影者:孫保源]

時序寒冬歲末,全球各地區慈濟人都在此年終之際,舉辦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慈濟雙和聯絡處也於2015年1月1日至4日,連續舉辦四天的祝福感恩活動,除了表達慈濟人對社 會大眾的感恩與祝福外,也希望藉由活動中的各項宣導及「經藏演繹」來傳揚佛法;「經藏演繹」不但能讓會眾從中受到啟發,參與演繹的慈濟志工也從演繹的雙手指間,把法流入心 裡。

1月3日上午,國議廳及感恩堂,同步有「靜思‧淨斯」經藏演繹;在感恩堂參與經藏演繹的曹淑慧,還有在國議廳演繹的謝忠翰,兩位志工都很年輕,他們認為自己能有機會參與歲 末祝福的「經藏演繹」自度度人,都感到非常的法喜;演譯前的學習跟排練從不缺席,就是想要將經典的意涵,透過演繹做最好的詮釋。

◎服務他人 時間不空過

「靜思‧淨斯」中「大白牛車」演繹,象徵大乘佛教無私付出的精神,還有勇於承擔和堅持前行的毅力;在臺上演譯「大白牛車」的謝忠翰,臺下也是一位勇於承擔,熱心付出的年青 人,慈濟的很多活動都有他參與的足跡。

在輔導班擔任輔導老師的忠翰,在新芽輔導班的事務甚為投入,對新芽的孩子們更是用心;除了給孩子們功課的輔導外,更著重於用愛陪伴孩子,以及慈濟人文的傳遞。他說:「希望 播下一顆顆善的種子,讓他們在愛的環境中感受到溫暖。」熱心付出及勇於承擔的精神,淵源於高中老師的一句話。

在高中即將畢業的時候,老師跟他說,上大學之後,一定要參加一個服務性的社團,他牢記於心。就讀大學後,忠翰選擇加入「慈濟大專青年聯誼社」,常常利用週末,去服務需要被 關心的爺爺奶奶們;回想當時,看到那些長者高興的笑容,就覺得很開心,付出的感覺很好、時間沒有空過、心裡也很踏實。

大學畢業了,服務社會的種子在他心裡萌芽;進入職場後,仍經常參加慈青學長會活動。五年前,在慈青學長會活動中,得知自己居住的社區,在籌辦新芽輔導的計劃,他不加思索馬 上加入付出的行列;也找回當初加入慈青社的初發心。他說:「在課輔與賠伴孩子們當中,我看到了自己可以再不斷付出的能量。」並於2012年受證慈誠,由慈青回到社區慈濟志 工無縫接軌。

參與歲末祝福經藏演繹,從排練到正式的演出,每每從歌曲當中,都會有非常強烈的感動,有一股身為靜思的弟子應有的使命感,驅使自己應該把靜思法脈、慈濟家風,從自身做起然 後去度化他人。

經常提醒自己要在人群中,把握每一個可以付出的機會。他說:「雖然我的生命,也許可以到平均壽命,可是我很擔心說自己年老之後,是不是還有健康的身體跟因緣可以去付出?所 以我都會提醒自己,有機會就要把握去做這樣子。」

◎只怕站著不動 不怕種子慢慢發芽

「靜思靜思 萬法靜思……淨斯淨斯 萬物淨斯……法隨入心 法中行施,慈悲智慧 自度度人……」在臺上莊嚴的身形虔誠演繹〈靜思.淨斯〉的曹淑慧,演繹經藏時全神貫注莊嚴 素雅,希望將「靜思.淨斯」的意涵,從自身的演繹中做到最好的詮釋。

三、四年前,對慈濟是完全陌生的淑慧,因為觀賞大愛電視臺的「芳草碧連天」的因緣,受到劇中人的啟示,主動去找不認識的慈濟人,繳交功德款想要做善事,而埋下了與慈濟結緣 的種子。

也就這樣經過了一年,淑慧的兒子到了就讀國中的階段,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在情緒上跟父母的衝突越來越多;她為此而去請教友人,在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的志工媽媽的接 引下,帶著兒子參加板橋區的江翠慈濟籃球隊打球。

無心插柳柳成蔭。淑慧將每星期六帶兒子去慈籃打球,在那兒所見所聞的點點滴滴,以及慈濟人做事講話的言行舉止,回家跟先生閒聊時分享;沒想到一向對家事默默不關心的先生, 竟然如獲至寶積極投入參與慈濟的各種活動,從見習、培訓、授證成為靜思弟子。

淑慧表示,先生以前常對同事罵三字經;現在,先生的同事常問她:「妳先生怎麼變得彬彬有禮了?」而且先生現在也會主動做家事,比起以前改變很大。

今年參加見習課程的淑慧,在參與「靜思.淨斯」經藏演譯時,認真做好每一個肢體語言。她就是要把「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的精神,藉由「經藏演繹」從自己的指間 流入到自己內心深處去,先度化自己及身體的力行,再去度化他人,以及度化自己的孩子。

「一顆種子複又生的驚人力量,也相信只怕站著原地不動,但不怕比別人慢接觸慈濟的善法。」淑慧要把這次「經藏演繹」所體會的法髓入心、法中行施的道理,教給自己的孩子。她 說:「像我這顆種子四十年後才發芽,所以我期待我的孩子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發芽。」

「感恩證嚴上人在慈濟開闢了很多的善門,讓大家有機會從不同的機緣入門。」在慈濟找到了人生方向,曹淑慧表示,自己要更精進並與人結善緣,祈望今天自己所詮釋的「經藏演 繹」能引度他人,幫助他人找到人生的方向。

圖左 : 參與歲末祝福經藏演繹,謝忠翰(圖中),從排練到正式的演出,每每從歌曲當中,都會有非常強烈的感動,有一股身為靜思的弟子應有的使命感,驅使自己應該把靜思法脈、慈濟家風,從自身做起然後去度化他人。[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 在臺上演譯「大白牛車」的謝忠翰(前排右二),臺下也是一位熱心付出勇於承擔的年青人,慈濟的很多活動都有他參與的足跡。[攝影者:孫保源]
圖左 : 曹淑慧(圖前右一)參與「靜思.淨斯」的經藏演繹,她很認真做好每一個詮釋經藏的肢體語言。[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 「一顆種子複又生的驚人力量,也相信只怕站著原地不動,但不怕比別人慢接觸慈濟的善法。」曹淑慧(圖右)祈望自己所詮釋的「經藏演繹」能引度他人,幫助他人找到人生的方向。[攝影者:孫保源]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