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慈籃家族入經藏 親子同演繹

慈籃家族入經藏 親子同演繹
2015/01/03 | ◎陳麗玲 /新北市報導
第一次參加演繹的黃妙慎老師說:「透過經藏的演繹,在生活中,若遇到不如意的事,學會輕輕放下。」在演繹的練習過程中,可以得到心情的轉換,並開拓家庭與工作上不同的視野。[攝影者:黃月嬌]

中和慈濟青少年籃球聯誼會成立已堂堂邁入第十年,從2011年開始,每年的歲末祝福都有參加經藏的演繹。在家長和志工團體的陪伴下,讓孩子在打籃球之外,還有不同的感受, 尤其在慈濟人文方面。

1月3日是連續假日的第三天,雖然天晴陽光露臉,氣溫略帶一絲的寒意,慈籃的學員及家長不畏寒冬,約莫上午十點,大家集合在雙和聯絡處401教室彩排。收起鬆散的心,把握 最後的倒數,發揮團隊的精神,以恭敬、虔誠的心念為下午歲末祝福,展現最有力道、最莊嚴的演繹。

北區慈籃總窗口李鼎銘說:「慈籃是一個適合全家人動的團體,讓全家人都能在這裡動靜皆宜,這是令人感動的地方。」

◎慈籃因緣要珍惜 慈善種子續播灑

慈籃得以永續的經營,背後總有一群志工默默地付出。簡玉芬(慈宜)對慈籃的成立,始終懷抱著感恩的心。她說:「希望透過慈濟活動,讓更多人認識慈濟、接觸慈濟、走入慈濟, 讓慈善的種子不斷的延伸。」因為慈籃的因緣,簡玉芬帶動先生、影響了弟弟,也接引了雙親,現在的他們不僅是慈濟家庭,更是法親一家親。

經藏演繹最終是為鼓勵大家參與。承擔關懷組的簡玉芬,她說:「為鼓勵孩子上臺,家長當然要以身作則參與。親子一起演繹,不僅增進親子間互動,並能製造共同話題。」因為有愛 的存款,就在志工熱情的邀約下,家長也很樂意加入。

在慈籃,不僅僅打球,也會在課程中加入人文課,而手語則在人文課占有一定的份量,所以在平日的耳濡目染下,家長的學習也很快進入狀況。家長的參與及用心的陪伴,讓簡玉芬看 在眼裡感動在心裡。

◎環保救拔心中苦 雙手膚慰撫人心

志工楊淳卉加入慈籃有一年的時間,與其說帶孩子參加慈籃不如說是自己想要透過慈濟活動來救拔自己。

年少時的淳卉,曾因暈倒口吐白沫,後來就一直持續用藥,才得以改善狀況。也因長期服用藥物的關係,一旦緊張、壓力一來,就會出現頭暈失神、情緒低落、久久不能自己。在不想 倚賴藥物之下,楊淳卉一直在尋求方法,尋找一個能幫助自己的安定的力量。

「情與無情同有受,無不在於感受中。」就如在環保回收站清洗塑膠袋時,淳卉想到外出買菜時,不要貪便利而隨手拿塑膠袋,要隨時帶環保袋購物,要重複使用並能延續物命,把環 保真正落實在生活上。

在演繹的經文中,〈四念處.觀受是苦〉淳卉最有感觸。「人生是苦,就如同她深受情緒困擾一樣的苦,要親身入苦,才能了解何謂苦。」在情緒低落時,淳卉來到環保站做分類,她 發現在做環保的當下,心能不隨外境而動,心沉澱了也平靜了。因為很感恩慈籃家人的關懷與呵護,不斷給予溫暖,今後也期許自己能做一個伸出雙手為人膚慰的人。

◎感動人心的演繹

第一次帶著兒子周泓邑,參與演繹的黃妙慎,是小學教師。去年帶著公婆參加歲末祝福,並在臺下觀賞;今年能和兒子一起上臺,這是很難得的經歷。她鼓勵兒子說:「能夠站在臺 上,透過經文的唱誦,肢體的表現,若可以感動人心,去除雜念,進而影響臺下的觀眾,就如同去年的她們一樣,那是多麼大的功德啊!」

看見大家很投入參加彩排,內心很感動。黃妙慎說:「在演繹的練習過程中,可以得到心情的轉換,並開拓家庭與工作上不同的視野。遇到不懂的經文,會和先生一起討論和分享;在 了解經文的意義之後,慢慢地融入生活中,在工作上遇到不如意的事,也學會要輕輕放下。」

靦腆的周泓邑說:「很喜歡參加慈籃,因為可以和大家一起打球。今天也有邀約阿公、阿嬤、以及爸爸來參加歲末祝福。」

志工施玉華,加入慈籃有五年時間,孩子目前就讀高中三年級,雖然已從慈籃畢業,她依然到慈籃報到。她說:「因為師姊很會邀約,再來是習慣來慈籃了。」

演繹的過程,施玉華常因工作排班關係,有時無法和大家一起練習,於是強迫自己每天聽,至少不下數十次。雖然擔心練不好而有壓力,但在大家的鼓勵下也堅持到最後。

在志工的邀約下,精進的施玉華,歲末祝福結束後,留下承擔生活組,她說:「把握因緣,分秒不空過,要當一個快樂的志工。」

加入慈籃不僅改變自己,也改變父母,更是讓自己的生命及視野更寬廣。在慈籃除了打球,也不忘啟發善念,鼓勵孩子每天發一個善念,投入竹筒。最後由孩子們獻竹筒,小錢行大 善,源源不絕地把愛及善匯聚成河。

圖左 : 慈籃的孩子獻竹筒。在慈籃除了打球,也不忘啟發善念,鼓勵孩子每天發一個善念,投入竹筒。【圖左起:林昱伶、德宇師父、陳依安、張端儀】[攝影者:綦文科]
圖右 : 慈籃展現莊嚴有道氣的演繹,整齊劃一的劃面,真的令人動容。[攝影者:簡福興]
圖左 : 和媽媽黃妙慎一起參與經藏演繹,靦腆的周泓邑說:「很喜歡參加慈籃,因為可以和大家一起打球。」[攝影者:黃月嬌]
圖右 : 精進的志工施玉華,因為「習慣」,即使再忙也要參加慈籃的活動。演繹的過程,雖然擔心練不好而有壓力,但在大家的鼓勵下也堅持到最後。[攝影者:黃月嬌]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