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經藏滌心 心淨不再苦
2015/01/04 | ◎林麗芬/新北市報導入經藏後,魏平自覺改變很多,她說:「以前我的脾氣不好,接觸慈濟後,也慢慢地從經文當中,學習到如何和孩子互動。」[攝影者:陳秋華]
2014年雙和聯絡處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2015年1月4日下午,慈濟青少年籃球聯誼會漳和組,與靜思書軒小志工正在國議廳經藏演繹〈四念處〉,「人生在世幾十年,何必 斤斤來計較……」家長、學員及靜思小志工一起大聲唱誦著。
◎改變別人 先改變自己
常常陪著兩個兒子賴柏安、賴柏維來打球的魏平,十分熱心投入慈籃的活動,幫忙打掃球場、教室、切水果、排點心,教導學生家長做編織、參加手語演繹……慈籃有任何的活動需要 志工,她一定是不落人後。
為了讓有好動傾向,在課業學習上,比較無法專心的兒子能多運動,魏平報名了參加漳和慈籃。參加初期,兒子柏安因為無法容入球隊,一度吵著不要來了。在媽媽的鼓勵下,志工駱 進錄時常陪伴引導、幫忙接送孩子,省去孩子們等待公車的時間及不方便,不斷循循善誘下,兄弟倆漸漸習慣了。魏平說孩子在這裡,個性逐漸穏定,寫功課也不再像以往常常生氣, 而是能夠靜下心來好好完成。魏平看到柏安、柏維逐漸進步、越來越穏重而感到很欣慰。
陪伴孩子一起參加今年歲末祝福,一起學習〈四念處〉的經藏演繹。「雖然我對於手語十分的生疏,但是師姊們都很用心的教導。」入經藏後,魏平自覺改變很多。她說:「以前我的 脾氣不好,接觸慈濟後,也慢慢地從經文當中,學習到如何和孩子互動。以前孩子不聽話都是用打的,現在會用溝通代替打駡。」
她認為應該是要先改變自己,才能夠改變別人;特別是對小孩,身教重於言教,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另外,因為自己很喜歡自由,但是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是身 不由己,經文中「人生在世幾十年,何必斤斤來計較。」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人生嘆苦 苦何在
「人生嘆苦苦何在,親身入苦去感受……」魏平表示,三年前因為先生忽然驟逝,三個孩子的生活重擔全落在肩頭,頓時失去生命中的支柱,讓魏平痛苦不堪。這段失去先生、孩子們 失去父親的日子,對他們來說是十分苦痛和難過。這一路走來,受到很多人的幫忙和鼓勵,魏平和孩子們也愈來愈勇敢、愈來愈堅強。經文的內容很生活化,讓她體會也很深刻,自己 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變與學習,希望自己和孩子能在這個團隊中成長進步。
慈籃漳和組自成立以來,在社區耕耘己有兩年多了,在總召集人駱進錄的帶領下,在去年的年度球賽中,拿到了國中組的冠軍,及女子組第三名的佳績。雖然孩子們都非常熱愛打球, 為了能讓品德教育並重,課務團隊用心的安排精彩又活潑的課程,來和孩子們互動,也鼓勵家長能撥空來球場陪伴孩子、參與課程、加入志工行列。
魏平一家,在志工團隊用心的陪伴下,體會慈濟大愛與感恩的人文,身體力行,從做中覺悟人生的意義,懂得惜福與付出,增進家庭親子間的互動與和樂美滿。
圖左 : 每個星期日下午,慈籃都在打球前,先在漳和國中社區教室上人文課程。﹙圖左一:駱進錄﹚[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 慈濟志工柯玉珍﹙圖右﹚教導慈籃學員及家長演繹〈四念處〉。[攝影者:陳秋華]
圖左 : 常常陪著兩個兒子來打球的魏平,十分熱心的投入慈籃的活動,協助切水果、排點心。[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 2014年慈濟雙和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2015年1月4日下午,慈濟青少年籃球聯誼會漳和組,與靜思書軒小志工在國議廳經藏演繹〈四念處〉。[攝影者:沈序興]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