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人文搖籃 培訓菩薩

人文搖籃 培訓菩薩
2013/09/15 | ◎邱淑美 /臺中分會報導

靜琪師姊分享如何把握因緣,運用廣播將上人的法傳揚出去,陪伴許多家庭主婦,走過青春歲月。[攝影者:陳鎮嘉]

2013年中彰區慈誠委員培訓課程,即將進入尾聲;9月15日是回心靈故鄉,最後一次靜態課程,今年慈誠、委員六百六十六人參與培訓。下個月(10月份)學員們將回到心靈 的故鄉「花蓮靜思精舍」尋根,所以此次課務團隊安排了!多位資深志工來講授人文課,學員們都非常認真的勤作筆記。
◎ 美善聲音無遠弗屆

上人一句「交給妳做,多用心!」一路走來,如今已經二十七個年頭,最佳司儀也是名主持人,本名李惠瑩〈法號:靜琪〉。她娓娓道出從借用其它電台的錄音室,到舊台中分會二樓 的"方寸空間"裡,把握因緣契機說故事,將上人的法宣揚播善,運用電臺廣播,讓忙於家事的家庭主婦,也能聞法伴青春歲月。

「人有無限可能」靜琪鼓勵學員們,只要有機會,一定要把握付出因緣,培養自己的「軟實力」,學習如何「好好說話」,更要說有「建設性」的話。她的聲音甜美又充滿磁性,課堂 間宛如在說故事,學員們聽得津津有味、意猶未盡。

◎ 啟動心弦 走向人文

講話風趣又具影響力的慈悅師姊,專程從臺北南下,分享編排手語劇的點滴過程。她談到大陸官員在演繹《父母恩重難報經》時,最後那一聲「媽媽」,讓後台所有工作人員感動落 淚;「沒親身經歷,無法體會入心……」那位官員正是有過經驗,才能喊出那份「遺憾」。

「啟發人內心深處的觸動」就是人文,慈悅勉勵所有學員,要啟動自己的心絃,只要用心,人文就在你身邊。慈悅講得精采,學員聽得入心,勤作筆記。

接下來由經典雜誌,總編王志宏分享「用不同的方式重新解釋著,經典透過辦另類的活動(非慈濟的模式),例如經典攝影展,吸引學生、教師、家長……,讓這份雜誌,更多了一分 關懷社會的元素。」

從不同的角度來報導專題,兼具菩薩大招生的功能,是經典雜誌常獲獎的元素之一。學員們啟機相約訂購,閱此書如登千山、行萬里。

午齋時刻,生活組將飯盒整齊的放在小圓桌上,學員們在佛號聲中,跟著隊輔整齊的依序入座。經過早上人文課程的薰習,學員在舉手投足間,更能展現出慈濟人應有的人文氣質。

◎ 身苦心不苦

培訓慈誠的學員向享嘉,在學員行列中顯得很特別,他拄著拐杖,由一旁師兄攙扶,一步步慢慢地走。慈濟榮譽董事的他,曾是中區慈濟少年籃球隊(中區慈籃)的發起人。三年前, 因罹患小腦萎縮,再也不能陪孩子們打籃球。說到這裡,向享嘉再也壓不住心中的悲傷與無奈,紅了雙眼。

期待中區慈籃,能持久繼續下去「那裏是菩薩招生的好地方」。向享嘉用堅定的口語「發願未來,要做所能做的事情,替上人分擔一些責任。」

向亨嘉的身體雖然受到疾病的限制行動不便,但「心」沒有障礙,他要從不同的角度與方式,用愛語與身教,讓生命有不一樣的「深度」與「廣度」。

◎ 同入經藏守齋戒

楊木城與陳秀英是夫妻同修,從事室內設計的楊木成「是因為陳秀英幫他捐榮譽董事,加上哥哥的熱情邀約,就來參加培訓;加入慈濟讓印象深刻的就是訪視,看見個案因病而貧,生 活變調苦不堪,體悟到人生的無奈和無常,真是苦。」

陳秀英「沒想到可以來培訓,因先生願意參加慈誠培訓,我才能參與委員培訓。」陳秀英高興地分享說,先生進入慈濟後,應酬減少了,「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也降 低了。去年入經藏後,兩人就開始茹素到現在,最近體檢才發現,他的三高都不見了,這是培訓最大的意外收穫。

整天課程,雖然緊湊,但學員們把握每月一次精進,用心聆聽、用手筆,人人雀躍的心期待10月份「尋根之旅」,大家相互祝福,道聲再見。

圖左 : 中彰區慈誠委員培訓,講師們場場講得精采,學員聽得入心,勤作筆記。[攝影者:潘常光]








圖右 : 「啟發人內心深處的觸動」就是人文,慈悅勉勵所有學員,要啟動自己的心絃,只要用心,人文就在你身邊。[攝影者:童正雄]








圖左 : 楊木城與陳秀英是夫妻同修,接觸慈濟後最大的意外收穫是應酬減少了,「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也降低了。[攝影者:童正雄]







圖右 : 學員向享嘉的身體雖然行動不便,但「心」沒有障礙,發願要從不同的角度與方式,用愛語與身教,讓生命有不一樣的「深度」與「廣度」。[攝影者:潘常光]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