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慈籃裁判研習營 助教群親體驗

慈籃裁判研習營 助教群親體驗
2013/09/08 | ◎江玉鳳/新北市報導

課程中,由學員上場當裁判,球隊攻防中,張弓弘教練(圖右一)提醒裁判沒注意到的地方。[攝影者:孫保源]

來自北區十六組「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簡稱慈籃)的一百廿七位助教,9月8日,齊聚在新北市中和區漳和國中的羽球館,參加慈籃成立十九年以來,第一次舉辦的裁判研 習營。上午,安排有籃球紀錄法、籃球裁判法,模擬筆試等靜態課程。下午,則有體適能測驗和裁判執法示範等動態課程。希望藉由整天的專業研習課程,讓每一位助教回到球隊裡, 不論是練習或舉行比賽的時候都能是專業的裁判。

◎裁判長專業傳授 學員認真學習

來自新竹、中壢、新北市等,北區的慈籃家族助教學員陸續抵達、報到後,並領取講義,裁判研習營將要開始;漳和組四十多位志工和慈籃孩子盡心扮演地主的角色,熱情接待慈籃家 人到來。

參加研習的學員,大部份是慈籃的家長和慈青。而構想是來自總部的行政志工王穎駿(本艗),並邀請資深教練張弓弘透過專業的介紹,傳授助教們籃球紀錄法和裁判法。

張教練精心準備教材和實際事例說明。雖然學員中有年少的青年、也有年長的家長或志工,但個個態度認真專注,隨手做筆記,或用手機或平板電腦作紀錄。

「嗶!手伸直,手肘不要彎曲。手勢要清楚!」經驗豐富的張弓弘是國家級(A級)教練,聲音宏亮,講解搭配動作,裁判該做的手勢,在球場上該站該移動的位置,該避免的事 項……張教練說:「當裁判一定要有信心,哨音要用吹的,要讓全場聽得見,裁判執法手號要清楚正確。」接著讓大家練習吹哨子、做執法手勢練習,漸漸有裁判氣勢。

「請問教練,球觸到裁判出界怎麼判?」、「犯規罰一球或兩球怎麼判?」對於犯規判定,學員紛紛向教練提問,教練也耐心回答。兩堂課程後,馬上測試籃球比賽規則。學考完立即 核對答案,超過六十分人數超過半數,學習態度很認真,雖然已經超過中午,學員們仍堅持上完課程再用餐。

擔任裁判,除了要對運動規則相當熟悉以外,也必須要有良好的體能,才能跟著攻防迅速移位。體適能訓練時,場內學員認真跟著響笛節奏來回跑,兩旁學員和志工則是承擔啦啦隊, 加油打氣、鼓勵的掌聲不斷。教練一邊提醒正確姿勢,一邊叮嚀體能不足的學員不要太勉強,隨時可離場不要硬撐。

◎學以致用 回饋慈籃家族

兩個孩子都參加慈籃的張家銘經過測試,體認到自己運動量不夠。喜愛運動的他,有空會陪孩子一起打球,參與今天的專業課程,覺得當裁判很不容易。「助教要先懂比較多的規則, 我是抱著充實自己的心態來學習的,不然教錯人家不是更麻煩。」

剛加入慈籃的學員王柏勝,因為覺得慈籃是很正向的團體,能讓年輕學子有熱血的地方,參加研習是想讓自己更上一層樓,好教給慈籃的弟妹們。承擔學員長的柏勝,要掌控時間流 程、協助影片播放,還要勤作筆記,而測驗和跑步都跟著做。他表示:「承擔學員長很意外,沒法專心學習感到一些可惜;可是轉念一下,把握機緣跟大家互相學習,當作訓練,好像 還不錯!」勇於承擔的態度,展現慈籃好風範。

在場外看裁判執法似乎容易,但實際站上裁判位置執法,差別是很大的。在執法示範中,由學員上場當裁判,球隊攻防中,就會出現張教練一直提醒裁判沒注意到的地方,學員實際上 場體驗了,才知道當裁判不容易的。

很期待參與這次研習的莊翔宇,因為平日打籃球,沒有機會學習裁判規則,真正上場體驗了裁判角色,比較能體會裁判的辛苦,瞭解到過去許多不平的判決,有可能是誤判,而不是故 意的。翔宇說:「今天來學真的受教了,感覺當裁判比跑步還累,走位和吹判都要很有自信,這次體能沒過,希望第二次再來。」

張教練很欣慰這麼多位學員來研習,上課認真又用心。勉勵學員要多觀看球賽,把握上場吹判的機會累積經驗,能提升大家對籃球比賽的專業。特別叮嚀通過筆試和體能測驗的學員, 不要忘了去考證照,也期望明年暑假球隊比賽時,慈籃就有專業合格裁判了。


圖左 : 資深教練張弓弘 (圖右一)示範裁判手勢,並提醒學員,要對自己的哨音負責,執法手號要清楚正確,手該伸直時一定要伸直。[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 學員踴躍向教練請益疑惑,教練均仔細回答解惑。(圖右一:張弓弘)[攝影者:孫保源]


圖左 : 裁判研習除了運動規則的筆試以外,下午也有體適能測驗。[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 擔任學員長的王柏勝,覺得慈籃是很正向的團體,能讓年輕學子有熱血的地方,參加研習是想讓自己更上一層樓。[攝影者:孫保源]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