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法力行提高人生價值
2015/01/01 | ◎楊淑芳/臺北市松山區報導郭維民(左一)在「靜思 淨斯」飾演大白牛,對於「靜思」兩字之涵義感受特別深刻。[攝影者:葉素貞]
時光飛逝又一年,證嚴上人以普賢菩薩警世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與「來不及」為時間做最好的註解,2014年臺北市松山區社區「歲末祝福」,於 2015年1月1日下午正式展開,活動為期二天,共有五個場次。靜思精舍常住德格師父及德濎師父,帶領約一千一百五十位會眾,開啟今日首場「歲末祝福」的靈山大法會。
松山聯絡處佛堂、視聽室、藝文廣場及大愛廣場座無虛席,大愛電視臺主播倪銘鈞擔任主持人,他首先帶領會眾走入時光隧道回顧2014年,大家在影片中看到全球天候變遷,地水 火風四大不調,全球災難頻傳,因為慈濟人的投入賑災膚慰,苦難的人們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契機。
◎「靜思 淨斯」演繹接引菩薩
慈濟是人文團體,今天「靜思 淨斯」及〈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兩場演繹,其中有不少年輕人參與,指導演繹已數十年的志工許香蘭說:「孩子的心是很純淨的,只要覺得有道理就 會接受,年輕人參與演繹是好現象,經由孩子去影響父母的效果比較好,由孩子來帶動父母,進而帶動他們加入慈濟,漸漸地會促進家庭和諧。有位孩子在參加演繹之前動作很散漫, 但透過不斷演練後,已經能夠逐漸展現出柔和美感,這就是人文的進步。」
幾年前加入《慈悲三昧水懺》入經藏演繹的黃薏儒,這次又投入「靜思 淨斯」演繹,她說:「靜思對我涵義很大,在法中學習要靜下心來反省自己,然後改變自己,自己改變了才能 改變周遭環境。」近日來她身體不適,回想起幾年前《水懺》入經藏時,約有半年期間齋戒,之後就自我鬆懈了,她難過地說著:「日前生病開刀,當手術刀在我身上劃過時,我感覺 很痛,想想如果動物被宰殺,那時一定更痛了,我要茹素再不殺生了,更願意加入志工行列。」
◎《人有二十難》體悟盡孝
今年的見習志工郭維民也参加演繹,他自我要求很高,平常在職場工作認真,因而獲得老闆賞識拔擢,目前擔任知名企業要職,因為個性關係以致得罪很多人而不自知,在接觸慈濟這 段時間才深深體會,人、事、物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二分法。在細讀上人著作《人有二十難》後,他自嘲說:「如果還有二十一難,就是以上皆難呢!」書中所提到讓他覺得最 攝心,也最難做到的是「被辱不瞋難」及「除滅我慢難」,他懺悔往昔因職務關係,自視過高形成貢高我慢個性,對不如意的事易起嗔心,對於周邊的人總是少了一份包容心,常給人 帶來壓力而不自知,現在他放下身段學習圓融,逐步調整急躁的個性,他隨時提醒自己「自認自己是好人,但如果沒有和顏悅色,也不能算是一位好人」。
郭維民說:「今年母親臥病在床,我放下工作陪伴在側,前後約兩個月,每天我向她解說《人有二十難》的故事,母親感受我的改變外,也用心體會師父的教誨。」他也鼓勵父親每天 早上五點半打開電視收看「靜思晨語」,現在父親比他更精進,還會向他敘述每日師父開示的內容,年邁的父親現在每天有佛法相伴令他很感動。
擔任「靜思 淨斯」演繹大白牛身體的郭維民了解原來「佛乘」的含意,是譬喻佛陀拖著大板車要救渡眾生到彼岸。經過兩個月來不斷演練,他說身體雖會有點疲累,但內心卻充滿法 喜,透過多次排練他體悟原來「歡喜」只是一時,「法喜」才是長久的,所以他期許自己要聞法,然後身體力行與更多人分享及結緣。
◎薰法啟智慧 悠遊法海中
志工游永春人稱「游副」,他是今年松山區人品典範之一,曾經擔任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具有豐富的醫務管理經驗。他從去年開始聽聞上人講述《法華經》,每天清晨四點半準時出 門,前往松山聯絡處聞法,然後繼續聆聽上人主持的「志工早會」,他說:「志工早會是師徒之間的對話,一定也要把握!」
他將每日聞法的心得融入生活當中,自己感受到有些事情不是心急就可以做得好,一定要靜下心來調伏煩惱,調和聲色才能事緩則圓,他說:「每日早起聞法四個小時,我人生的價值 因而提高,這是很豐碩的成果。」
過去他喜愛登山,曾擔任臺灣百岳嚮導,但聽到上人提醒弟子走路要輕怕地會痛時,他說:「我就改以彎腰做環保,腳踩寶特瓶,這樣輕安又自在還可排毒呢!」只要是慈濟事他都非 常樂衷參與,他說:「我是最佳『游』擊手,有人需要我,我就即時補位。」
◎「福慧紅包」歡喜結緣
領受上人誠摯祝福的「智慧紅包」是大家最期待的時刻,「紅包」是上人的智慧法財,來自花蓮靜思精舍的德格師父與德濎師父,特地代表上人送來滿滿的感恩與祝福,德格師父說上 人很感恩大家的護持,2014年過去了,面對無常我們要警惕,看到感動要化為行動,愛是無障礙的,一分熱一分光,讓善念不間斷,祝福人人福慧具足、平安幸福,愛的傳家寶能 夠代代相傳。
呼應今年歲末祝福的主題「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殷實造福富足」,大家誠心祈願以誠以情相待,以愛為關懷,淨化人心共創祥和人間,修德養慧人人都富足,這場靈山法會就在莊 嚴而溫馨的氣氛中圓滿。
圖左 : 臺北市松山區慈濟人特為社區「歲末祝福」活動建立醒目標誌。[攝影者:葉素貞]
圖右 : 聯絡處座無虛席,約一千一百五十人參與松山區首場「歲末祝福」。[攝影者:葉素貞]
圖左 : 德格師父及德濎師父(左起)帶領大眾唱頌佛號開啟莊嚴的靈山法會。[攝影者:葉素貞]
圖右 : 志工正向長者說明如何點亮福慧燈,藉以開啟自我明亮心燈。[攝影者:解寅姑]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