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籃家族路跑 展服輸精神
週四, 18 四月 2013 周麗華 「慈籃課程除了鍛練體力、學習打球技巧,更要有慈濟人文,那就是要有球品、球量、能忍辱、有服輸的精神。」慈籃隊竹南組林瑞合教練說。
一年一度的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慈籃)親子路跑嘉年華會,4月14日於臺北市文山區道南橋河濱公園舉辦,雖受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影響,但大家仍頂著寒風細雨,開心、熱情地紛紛前來萬壽橋下報到並集合。
這天有來自北部地區十四組的慈籃隊隊員、家長及教練,也有不少人是全家大小或阿嬤帶著孫子,共一千多人參加,依照性別、年齡、路程三公里、七公里,分成七組十級的比賽。
八點一到,大家先到開幕區整隊,主席致詞、選手代表帶領全體宣誓,再由楊彬教練帶領大家做暖身操後,選手們分別走到各自的起跑線,在楊教練的鳴槍後起跑。
路跑活動前,由楊彬教練帶領大家做暖身操後,選手們分別走到各自的起跑線,在楊教練的鳴槍後起跑。(攝影者:吳文仁,地點:文山區道南橋河濱公園,日期:2013/04/14)
路跑鍛煉身體 發揮運動家精神
此次參加路跑最遠的隊伍,來自苗栗的竹南組,全體總動員六十多人,五點半就扶老攜幼集合出發北上,林瑞合教練說:「慈籃課程除了鍛練體力、學習打球技巧,更要有慈濟人文,那就是要有球品、球量、能忍辱、有服輸的精神。」
參加竹南組慈籃二年的莊士鋒,今日的路跑活動,阿嬤也陪同前來參加。從小由阿嬤帶大的莊士鋒,常對阿嬤說話大小聲,有時也不愛聽阿嬤的話,他說:「學會打籃球後,我變得有禮貌,功課也進步很多。」阿嬤甘志妹則說:「他參加慈籃,上人文課學《靜思語》後,變乖了!現在他會準時回家,聯絡簿也都會拿給我看,更不會對我大小聲。」
因父母希望陳亭嬿多運動,因而參加慈籃隊更參加今天的路跑活動。參加國小女子組,來自竹南國小四年級的她,一起跑就因路滑而跌倒,但她勇敢地爬起來,發揮運動家棈神,開心跑完全程。媽媽張秀琼表示,亭嬿加入慈籃後,變得更有禮貌也比較不會頂嘴。
來自竹南國小四年級的陳亭嬿,一起跑就因路滑而跌倒,但她勇敢地爬起來,發揮運動家棈神,開心跑完全程。(攝影者:吳文仁,地點:文山區道南橋河濱公園,日期:2013/04/14)
運動學人文 做孝順的孩子
此次路跑活動,參加人數最多的是慈籃隊的楊梅組,共有近一百二十多人參加。八年來一直帶領著楊梅組的呂麗碧老師分享:「小朋友參加慈籃隊除了可以運動鍛練體能,到安養院服務、做環保等人文課,可以讓他們生活更多元、豐富,而且更是最佳的親子活動。」
身材瘦小只有五年級的楊熾欽,最喜歡慈籃隊的人文課,他說:「原本覺得自己已經很孝順,但看完《父母恩重難報經》的影片後,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他感恩有機會加入慈籃隊,不但可以聽到很多故事和道理,也可以學習成為一位懂事及孝順的孩子。
雨下個不停,但慈籃隊隊員仍歡喜跑完全程,彼此互相照顧、不分你我,隨時展現慈籃隊的宗旨「愛心、團結、服務」,傳揚真善美、感恩尊重愛的慈籃精神。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