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大愛-李鼎銘師兄的故事
![李鼎銘與同修洪若岑於1994年規劃成立「慈濟青年籃球隊」,一顆籃球滾動大愛。[攝影者:蕭中強 ]](http://tcit.tzuchi.net/community/NTN06/2/164204D33A8E5046482579500082FF0B/s201111230032014.jpg)
李鼎銘與同修洪若岑於1994年規劃成立「慈濟青年籃球隊」,一顆籃球滾動大愛。[攝影者:蕭中強 ]
相關影音
◎ 家教嚴謹,克紹父志
李鼎銘出生在台北,家教嚴謹,父親李宗吉幼時家貧,輟學當童工起家,一路艱辛開創事業,成為航運界的鉅子,於是特別注重自己子女教育,殷殷叮嚀他們:「以後要在社會上能出 人頭地,最重要,一定要自己在各方面常識,要有深厚的基礎。」
鼎銘回憶,以前在念書的時候,吃過飯,媽媽就把他們三兄弟,叫到房間裡,一張桌子上有三個位置,讓他們一起做功課,念國中及高中時專注在唸書,只知道從家裡到學校,或學校 到家裡。大學階段,父親為了能讓鼎銘擴展視野,增強外語能力,送他到日本留學,畢業後留在日本海運業,六大會社之一的大公司,先後在各個部門及各分公司歷練,有了實務上的 經驗,1980年回台協助父親事業,從基礎做起到能獨當一面,1985年父親正好有因緣認識慈濟,也就放心將自己奮鬥五十幾年的事業交棒給他,帶著家人投入慈濟,以財力佈 施,以行供養 證嚴上人,同時也帶動很多企業界出來響應護持。
◎ 投入慈籃,創造大愛
鼎銘接下父親棒子,當時海運業逢慘淡時期,他堅守崗位,用心克服困難,一年像7-11一樣,三百六十五天不休息,公司才逐漸穩定成長,成為父親及家人護持善業的後盾。
1994年,太太洪若岑牽引鼎銘,規劃成立「慈濟青年籃球隊」(簡稱慈籃),他試著一個月抽出一天,投入做志工,剛開始主要招收大學生, 後來上人憂心青少年成長過程,易 受環境影響,慈濟並沒有適合這年齡層活動,2005年開始招生的學員,從國小五、六年級到國中、高中等,因青少年的成長,不能缺少父母親的陪伴,家長也一起來參加。
李鼎銘對籃球不懂,籃球隊需場地、教練、隊組幹部,全都沒有,十多年前第一次活動,只帶著一顆籃球和一些學生去球場,各自發揮。有願就有力,國手教練石健雄是第一位自動投 入後,喜愛打籃球的楊 彬教練也投入慈籃,同時帶來很多專業和資源,世新大學慈籃隊因而由楊 彬承擔,鼎銘配合 上人落實社區理念,繼續推展其他社區,內湖的西湖國中,大 安的中正國中等,慢慢地到北區只要有資源的地方,現在全省有十四隊,每個禮拜超過一千家族,在週六或週日在各地方打籃球或者關懷活動。
慈籃每一週活動四個小時,其中一小時是人文,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待人做事的道理,正確人生觀,每年並規劃一些愛心關懷或志工活動,親子路跑等,來引導青少年在發洩體力時,也 能體會慈濟大愛與感恩的文化,孩子受薰陶,品端學優,家長在奉獻中得到人生智慧而改變人生,也更了解慈濟,每年數十人經由見習、培訓受證為委員,延伸無數美滿家庭,是祥和 社會的基礎。
◎保握當下,恆持剎那
慈濟自1991年展開國際賑災,鼎銘的菩薩足跡緊跟後面,從自家的海運業上,發揮愛心,運送救援物資到需要的國家。2008年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核心價值是環保人文、 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給慈濟四大志業,鼎銘師兄變成三百六十五天的全職志工,其中把環保志工回收的寶特瓶,變成溫暖災民身上的毛毯,把愛繞往全球四十多個國家,減少資源的開 發,愛護了地球。
他感受到上人的兩句靜思語:「不要忽視自己,人有無限的潛能」及「保握當下, 恆持剎那」只要用心,認為你不可能做的,都做得到,做好的事,更要把它恆持為永恆,李鼎銘以 一顆籃球滾動大愛,創造無量無邊的大愛,愛的足跡跟隨歲月不停歇,不斷向前邁進,隨著慈濟志業發展,愛心再繞向全球。
圖左 : 現在李鼎銘是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全職志工,推廣環保織品護地球,製成的毛毯,溫暖全球四十多國受難災民。[攝影者:陳秀戀]
圖右 : 慈籃隊員以青少年與家長共同參與,每年舉辦親子路跑活動,鍛鍊體力,增進隊組感情。[攝影者:陳美珠]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