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于歸 禎心實力相乘
2015/10/23 | ◎郭于禎/臺北市內湖區報導用自己的所學與體悟,郭于禎為同學解除心中的疑惑。[攝影者:郭于禎提供]
社會需要由年輕人來承擔使命。剛進入學生的年輕人,抱持著對大學生涯充滿期待與熱情,需尋找人生的價值與方向,而非懵懵懂懂虛度人生。《靜思語》中所寫的「每天無所事事, 是人生的消費者;積極付出,才是人生的創造者。」大愛感恩科技同仁郭于禎大學時期參與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簡稱:慈青社),從幫助別人中找到生命的快樂,她慶幸自己有好因 緣走入慈青社,在社團中透過志工服務,讓自己學習放下身段、見苦知福。
郭于禎是在大學一年級暑假,從社群軟體(Faecbook)上看到高中同學回到花蓮參加「慈青暑期心靈成長營」,看著同學穿著莊嚴的慈青制服,好奇地問:「你參加了什麼活 動呀?那我也可以參加嗎?」因此才真正認識慈青,參與實踐大學慈青社;參加的第一個活動是期初茶會,一進社團就感受到很多熱情與溫暖,被慈懿會爸爸媽媽(慈濟志工)付出無 所求而感動,因此愛上慈青大家庭。
上人給慈青三個期許:一、學習與各式各樣的人相處,二、學習悲天憫人的胸懷,三、利用課餘時間做慈濟。郭于禎大四承擔區慈青幹部時,陪伴學弟學妹籌備慈青活動,但因課業繁 忙,也怕學弟學妹們忙於自己課業,會讓活動不如預期;最後,肩起學姊職任,用心陪伴學弟學妹,以誠摯邀約邀請師姑、師伯還有同學,共同圓滿此次活動。
天下事真的需要年輕人來承擔,青年「青」字上面,多個「艸」字就是「菁」,人人都可以是青年中的菁英。遇到困難時,能以上人的法去面對困境,心存「感恩、尊重、愛」,和每 一人結好緣,最重要的是「做事更懂得圓融」,不去指責、謾罵別人,陪伴弟弟妹妹們共同成長,積極面對自己的人生,
從青年而壯年,慈青學長們成熟的臉龐仍發散著純真、無惑氣質,長久的發心立願,為慈濟精神的傳承,遞接到新世代的里程。畢業後,郭于禎選擇回到志業體服務,因此來到大愛感 恩科技任職,期許這份工作不僅是在做事,更能回饋社會;在工作之餘,能陪伴學弟學妹籌備活動、志工服務,還能做好事,與更多人結好緣。
郭于禎現職於大愛感恩科技經營規劃室,自許學習很多,感覺在志業體服務有別於一般公司工作,她深信「一乘於一只能等於一,但當一點一乘於八次後,數字就能大於二。」她不僅 要做自己份內工作,還有更多元學習,與不同部門人員溝通協調,和各式各樣的人相處,發揮出一點一的力量,讓自己實力不斷堆疊。
她很感恩能在大愛感恩科技服務,于禎說:「有緣同乘一艘船,各部門要合心協力,不分你我,朝共同方向前進,一起接引眾多有心人,共同來守護大地。」
圖 : 郭于禎與同學們分享,加入慈青對於職場上的幫助。[攝影者:郭于禎提供]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