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放下與原諒 勇敢是我的名字

放下與原諒 勇敢是我的名字
2015/07/27 | ◎陳英亭/臺北市內湖區報導
慈濟志工莊秀裡與林育帆面對生命困厄打擊之際,選擇以善念正法身體力行,見證了「人不要小看自己、生命有無限的潛能」,7月27日的分享,帶給大愛感恩科技同仁積極正向的生命能量。[攝影者:曹書豪]

7月27日,夏日陽光普照的早晨,大愛感恩科技與德式馬企業聯合人文週會,同仁齊聚一堂,聆聽慈濟志工莊秀裡與兒子林育帆人生經歷故事。莊秀裡帶著林育帆超越病苦、勇於面 對人生挑戰,行於菩薩道;育帆也面對自己殘疾,始終樂觀並現身說法,勉勵同仁們要積極、利益眾生。

年輕時候,莊秀裡是第一代木蘭國家足球隊隊員,與喜歡棒球的林寬陽共組家庭。就在莊秀裡投身慈濟志工後不久,原本美滿人生卻遭無常意外來訪。熱愛直排輪運動的林育帆,在十 八歲那年發生重大車禍,造成下半身不遂;突如其來的宣告,讓母親秀裡傷心難過,當下產生是怨、是恨的念頭與想法,在怨恨交雜之際、育帆清醒後,秀裡想起證嚴上人的話,在困 境中將「法入心、法入行」,難行能行。

當醫師宣判林育帆將終生坐輪椅,全家遭受到重大打擊,原本青春樂觀的育帆也一度意志消沉,秀裡與寬陽攜手面對信仰上的考驗,秀裡甚至還悲觀問道:「為何盡心力做慈濟,意外 竟然還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在志工們陪伴下,寬陽與秀裡夫婦以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面對所發生的一切,以正向轉念,帶著林育帆一起走出病苦,珍惜所擁有的, 不計較失去的;帶著育帆復健並走入社會、迎向陽光,以積極生命態度來面對人生考驗,超越病苦,勇於面對人生。

莊秀裡在家中定期舉辦讀書會,某天出了一道題目考大家:「如果你只剩一天,你希望做什麼?」大部分的人無不是要好好花錢、盡情享受;育帆回應的是:「如果我只剩一天,我要 想想有那些是我還未原諒的人。」感謝父母的愛,珍惜擁有、勤利他人,這就是林育帆。

開闊的人生,鼓勵大家要尊重生命,好好愛惜自己,能將自我從不愉快的地方脫離,這絕對不是別人,只有自己才可以。人生有太多包袱,可以選擇將它一一扛在肩上,也能選擇瀟灑 地放下、享有幸福。要忘卻人生不順遂,唯一的方法就是「放下」。轉個心念,就能海闊天空,讓自己擁有更好生命價值。

長情劇展「愛的迴旋曲」,正是育帆一家人大愛故事。林育帆車禍過後,雖需以輪椅代步,並未因此喪志;反而隨著莊秀裡四處現身說法,鼓勵他人勇於面對人生的挑戰。他以自己的 人生態度:「跌倒了、爬起來。」勉勵在場所有的人員,要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更要進一步利益眾生。

一場無情的車禍,讓母子都做到了「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這句靜思語,選擇原諒了肇事者。雖然育帆處處看起來很需要幫助,但是現在的他,每天可以自己開車去做復健、導 尿、盥洗等等,也可以左右手交換地推著輪椅,遞上一杯茶水給父母喝,更學到面對人生無常時,要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去面對所遭遇的挫折,珍惜擁有、不計較失去,善 念成就菩薩道,成為法親彼此互相扶持,更能將靜思語體悟,從法喜轉成法益,進而成為一位利他的人間菩薩。 「我的心不平凡,挫折讓我更堅強,因為我的名字叫『勇敢』。」林育帆唱出永不放棄的精神,發生車禍後,在志工鼓勵與邀約下,假日除參與慈籃活動外,只要慈濟板橋園區有營隊 時,都會到大愛感恩科技攤位協助支援。

莊秀裡與林育帆面對生命困厄打擊之際,選擇以善念正法身體力行,見證了「人不要小看自己、生命有無限的潛能」;以向陽心智布施愛來覺有情,帶給大愛感恩科技同仁積極正向的 生命能量。
圖 : 「我的心不平凡,挫折讓我更堅強,因為我的名字叫『勇敢』。」樹林區林育帆唱出永不放棄的精神。[攝影者:曹書豪]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