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品格教育 擦亮心地

品格教育 擦亮心地
2015/01/31 | ◎杜中偉、徐璟宜/新北市三重區報導
張珮鳳老師主講:感恩、尊重、愛。她認為「教育是擦拭心地的工夫」,讓心越擦越明亮,進而觸動愛的力量。[攝影者:黃德祥]

冷鋒來襲,寒氣逼人,慈濟基金會於2015年1月31日、2月1日兩天在三重園區舉辦「2015年慈濟基金會品格教育研習營」,近四百位來自北區、宜蘭及澎湖等地的兒少、 慈青、慈籃、教聯會、大愛媽媽等功能團隊,不畏風寒,滿心期待前來參與「品格教育」的研習,在志工熱情活潑地帶動「認識你真好」、「愛心娃娃」及「路要自己走」的手語歌, 歡歡喜喜地揭開了序幕。

◎正向能量 發掘美善

教聯會張珮鳳老師在「修己」的課程中,分享「感恩、尊重、愛」。一開始即以「小四生在警局與父親爭執三個小時,為了看電視的權利」、「少年對流浪漢潑糞便」及「臺大高材生 殺人」等聳動的新聞事件,提醒大家省思現今的社會與孩子出了什麼問題?是老師的責任、是家長的忽視,或是孩子價值觀的偏差,或EQ問題;張老師點出問題的根源就是教育,孩 子在學習、模仿的過程中出現了裂痕,產生了偏差的心理。

而影帶中播出的「過動兒邱世佑變成環保小尖兵」、「最美的天使(靜修女中高三學生)協助老翁推車」及「天使男坐地上用身體撐住病苦人」三則令人振奮的正面新聞,讓大家感受 社會處處充滿溫暖與愛。張老師說:「一切的癥結點仍是教育」,我們沒有去探討美善的問題,而大人教孩子不是只有對與錯,可以選擇往美善方向去教育。她認為「教育是擦拭心地 的工夫」,讓內心愈擦愈明亮,進而觸動愛的力量;然而一般父母比較重視孩子的成績優秀,卻忽略了品格、生命教育比成績優秀更為重要。她期望大家將知識、能力轉化為有素養的 東西,讓人與人能處處感恩、彼此尊重、充滿愛心。

接著,張老師舉兩個例子,其一為美國一位盲人在街頭乞討,原在紙板書寫“I am blind,help please.”(我是盲人,請幫幫忙), 但路過的人鮮少施 捨,一位女士見狀,將內容改成“Today is a beautiful day but I can not see.”(今天是美好的一天,但是我看不到),投下銅 板的人果然變多了,因此,改變觀看事物的角度,就會有令人驚喜的結果。

另一為美國有一位罹患重病的小朋友「西恩」,熱愛棒球,有一天看見高中生正在賽球,他也想加入,於是,現場球員歡喜地安排他上場,並刻意讓他在最關鍵的時刻揮擊出去,讓他 順利跑回本壘獲得勝利,終於實現夢想。張老師希望藉由故事的啟發,讓孩子們懂得如何去對待同儕之中最不幸的人,觸動孩子發揮愛心,成就他人的心願。

◎課程實用 如獲至寶

有五位大愛媽媽首次遠從澎湖來參加「慈濟品格教育研習」,學習如何做好孩子的典範,帶領孩子端正品格,心向光明。承擔學員關懷組志工吳美杯來自澎湖,投入大愛媽媽已五年, 平常透過靜思語、感人的故事,啟發孩子們心靈深處的愛,她覺得很有意義。從中體會透過與老師之間殷勤的互動與合作,讓愛與溫暖傳遍校園,成為良善的園地,這股力量是她無私 付出的最大動力。除此之外,大愛媽媽能菩薩招生,牽引更多人走進慈濟,將上人的法傳遞得更深更廣,期待社能更祥和。而進入慈濟的她,也改變了習性,家庭變得更和樂。

學員蔡淑燕平時在社區承擔慈少班課務,聽了李美金老師的分享,感同身受,現在因少子化,父母對孩子普遍溺愛,老師教學戰戰兢兢。在處理孩子的過程中,看到某些師生有衝突 時,不知如何與家長溝通,以致產生不必要的糾紛。蔡淑燕身為慈濟教聯會的老師,她覺得很有福報,能受到慈濟品格教育的薰陶,學到很多好方法,能以同理心設身處地為對方著 想。

李美金老師提到曾經不當處罰學生,勇敢向家長及孩子「認錯」,因而化解心結,親師生情感更好。蔡淑燕表示很多老師做錯事,都不敢承認,相信老師要求的方向都是對的,只是方 法不太正確。其實,師親生溝通的橋樑很重要,家長只希望老師能真心對待孩子,這是值得老師們好好省思。

關懷「慢飛天使」對學生是一種體驗,學員林佩詩曾帶著學生到學校附近的養老院關懷,回來後學生感動分享,平常在家裡爺爺、奶奶都會幫他整理書包,還時常關心他,他卻覺得很 不耐煩。參訪後,看到養老院的爺爺、奶奶很孤單又可憐,覺得自己能跟爺爺、奶奶住一起很幸福,應該要孝順爺爺、奶奶,幫他們捶背,自動整理書包,還會躺在爺爺的懷裡撒嬌。 沒想到一堂體驗課程,對孩子的品格教育有如此大的改變,連家長都覺得驚歎不已。

林佩詩從事教職,也會遇到瓶頸的時候,不知道如何跳脫出來,感恩今天有機會參加研習,與志同道合者分享、學習,吸收教學方案的設計方式,一定要將這些法寶帶回學校分享、實 踐,讓師生都受用無窮。

圖左 : 慈濟基金會於2015年1月31日、2月1日在慈濟三重志業園區舉辦「二○一五年北區品格教育研習營」,近四百位來自北區、宜蘭及澎湖等地的兒少、慈青、慈籃、教聯會、大愛媽媽等功能團隊報名參加。[攝影者:戴龍泉]
圖右 : 第二十九組學員關懷組志工吳美杯來自澎湖,聽完上午三堂課後覺得收穫很多,這趟路雖然很遠,真的不虛此行。[攝影者:黃德祥]
圖左 : 學員蔡淑燕(左二戴眼鏡)表示身為慈濟教聯會老師很有福報,受到慈濟品格教育的薰陶,學到很多好方法,能以同理心設身處地為家長著想。[攝影者:陳榮坤]
圖右 : 學員林佩詩從事教職,感恩有機會參加研習,與志同道合者相互分享學習,吸收教學方案的設計方式,帶回去讓孩子都受用。[攝影者:陳榮坤]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