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顧好 慈籃打球修心
2014/09/14 | ◎洪碧霞/臺中報導濟志工侯素賢,解說〈慈籃聯誼會會歌〉的涵義與手語分解動作。並強調「把心顧好」的重要。[攝影者:陳榮豐]
雖已是秋天,方八點鐘的早晨,國立中興大學的體育館內,室溫已達攝氏三十度。學員報到後即盤坐球場,看慈籃回顧影片,等待上課。9月14日是中區慈籃聯誼會,一O三學年度 第一次的活動,新學員進入球場,被舊生端正盤坐的莊嚴氣氛感染,儘管走到球場已經汗流浹背,也隨著舊生盤坐靜候。
炎熱的暑假一結束,慈濟青少年藍球家族聯誼會(簡稱慈籃聯誼會),中區於2014年9月14日開營。依慣例在中興大學體育館舉行,新舊學員共湧入三百四十一人共襄盛舉。為 讓活動能更加順暢,每每慎重的邀約所有工作人員,提前於周三(9/10)開會前會。從報到、開營典禮到活動結束賦歸,依規劃流程逐項研討。志工們的用心,不亞於企業經營 心。
◎ 陪孩子成長是一種福報
慈籃召集人郭德進(現任臺中地方法院法官),誇讚全體家長有福德。他敘述慈籃聯誼會的家族貧富各異,然只要發揮愛心及善念,少欲知足,不論富中之富,或貧中之富,懂得惜福 與付出,這都是成長。
郭法官說:「入境隨俗,隨遇而安。」他鼓勵大家,來這裡要學習團隊精神及慈濟人文,家長也要學習以身作則。他說:「上人要辦慈濟籃球隊最大的心願,就是要家長和小孩一起成 長。」並勉勵家長們,「現在孩子還小,藉此親子活動一起來學習,要珍惜這個階段。來這裡不但不會變壞,還會學習從內心說感恩,很值得,這是大家的福氣。」
郭法官是柔道黑帶,大專時曾榮獲田徑賽二百、四百公尺全國冠軍,目前視力0.8,看六法全書還不用戴眼鏡。他說:「讀書要讀好,體力很重要,來運動總比『宅』在家裡好。更 何況我們四個教練都是大學體育系畢業;且都是已受證慈濟志工。除了球技,都能授業解惑。請大家把陪孩子成長視為是一種福報;並持續創造福報。」
◎ 沒有播好種子 長不出好果實
《靜思語》「人的心地就像一畝田,若沒有播下好的種子,也長不出好的果實來。」慈籃聯誼會正有播種好種子的功能。第一次上課,特意將新生與舊生分成兩站教學,教導生活行儀 及會歌。
第一站「我們的默契」,由學員長林靜宜主講,她說:「慈籃聯誼會最重視的是團隊合作,合作就要有默契。」,她共講述了五大默契,每一默契都用一個小短劇來呈現,過程輕鬆逗 趣,籃球場上充滿歡笑聲。
第一默契是守時,守時是信用,是人生重要必備條件,提醒學生要準時上課。第二默契是服裝儀容,內襯以白色為整體,呼籲以能吸汗質感為佳,白色厚襪長度須蓋過腳踝以上三公 分,防止受傷。第三默契是坐相,坐於球場地板要盤腿,挺胸如鐘;坐於高腳椅雙腳要併攏,一樣也要挺胸如鐘。第四默契是立姿,站立時要像松樹般筆直,精神有力。第五默契要服 從團隊精神,不得藉故或無故離隊,有不舒服時,要找隊輔爸爸、媽媽,或是護理站。
五大默契讓新學員鐘翔安的媽媽楊雅菁大開眼界,她對慈籃聯誼會的精緻教學早有耳聞,今日帶孩子前來,更是頻頻稱讚,她說:「我們等待了一年才來到這裡,好感動!現在總算親 身體驗慈籃的功能。而且這裡有很好的氛圍,連點心茶水也準備得很充足,讓我安心將孩子交付在這個園地。」她向志工侯素賢表示,願意從現在起成為慈籃的志工。
楊雅菁當下就幫忙,完全配合侯老師。雖然忙不停,也總是笑容滿面。她滿足地說:「來慈籃聯誼會,讓孩子得到善的教育,不但滿足兒子學習打籃球的渴望;也圓了我當慈濟志工的 心願。」
◎ 把心顧好
第二站是會歌教唱,由慈濟志工侯素賢帶領教唱手語,並解說歌詞的涵義。「慈籃聯誼會是親子班,孩子成長,家長也要成長。」侯素賢期待的說著,並認真的教唱慈籃聯誼會會歌。 「球場也可談修心。」她說,「修」字的手語如剪刀,就是把心裡的雜草剪一剪、修一修,行住坐臥都要有規矩,坐、立有姿,如鐘如松。
「慈悲喜捨共修行」,是要我們外顯慈悲喜捨共同來修行,來球場打球也是結好緣。侯素賢強調,「勝不驕,敗不餒,永保菩提心。告訴我們不要把輸贏看得很重,永遠保持一顆善良 的心。每個人把心顧好,永保一顆很好的心。
學員吳則勳的媽媽洪鉛池,本身是英文老師,從事英文教學二十餘年,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吳則勳進入慈籃一年多,她表示,「來這裡都受到好的影響,我認為任何好的影響都會 跟一輩子,所以樂意花時間陪孩子來這裡,慈籃聯誼會用『善』與人互動,這個環境有善的循環,我很喜歡。」
這一年多來,每次上課,吳則勳母子都兼顧環保及運動的理念;從大里市騎腳踏車來到中興大學體育館。「上課一年的成果,體格變好了,也長高了。來慈籃後,兒子與人互動進步很 多,我很高興,願意堅持下去。」洪鉛池懇切地說著。
近午時分,全體工作人員列隊,於出入口和樓梯處歡送家長及學員返家,浩浩蕩蕩三百多人的隊員,在溫馨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圖左 : 中區慈籃聯誼會,學童們分組切磋球技,展現團隊精神。[攝影者:陳榮豐]
圖右 : 中區慈籃聯誼會召集人郭德進法官,鼓勵大家到球場學習團隊精神和慈濟人文,並請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立典範。[攝影者:陳榮豐]
圖左 : 慈籃聯誼會隊員的家長透過遊戲,發揮團隊精神爭取榮譽。[攝影者:陳榮豐]
圖右 : 中區人醫會成員蘇瑋苓(左)為受傷學童擦藥、包紮傷口。[攝影者:陳榮豐]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