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慈籃家聚 學員親自準備

慈籃家聚 學員親自準備
2014/03/23 | ◎林麗芬/新北市報導
孩子們學習自己動手,大家忙進忙出,陸續把洗切好了的食材端出來,臉上掛著的熱誠和喜悅的笑容,口中直呼:「好好玩哦!」[攝影者:簡平丁]

「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中和區漳和組,於2012年9月成立,經過一年多的運作,為了讓慈籃的家長、孩子與隊輔之間,在想法和觀念上有一個相互交流機會,也讓彼此的 情感能夠如家人般更為凝聚,2014年3月23日首次於漳和國中羽球館舉辦家聚活動,約有一百一十人參與。

羽球館內,國中、高中組學員兩兩一組,以接力方式將放在二樓的桌子,合力搬移到場中央;國小低年級組拿起抹布,一一的擦拭桌面,另外有的人則是低著頭認真地擦著地板、也有 人進進出出的,把倉庫裡的椅子搬出來排列整齊;場地布置完成後,接著陸續到廚房把洗切好了的食材端出來。孩子們忙進忙出的,臉上掛著的熱誠和喜悅的笑容,像極了一群螞蟻雄 兵般的團結,雖然是滿頭的汗水,口中卻直呼:「好好玩哦!」

慈濟志工許碧珠說:「在羽球館吃火鍋,真是頭一遭!」她表示會以吃火鍋的方式聚會,主要是希望孩子們能自己動手準備;從食材的挑揀、切菜、洗菜、擺盤、場地布置都由他們親 自參與準備、讓他們體驗為自己,也為他人服務的經驗。

這次慈籃家聚將食的威儀帶入活動中,敎育孩子們,學習「龍口含珠、鳳頭飲水」以碗就口,而非以碗就口的用餐方式,所有慈籃工作人員也都期望,讓參加慈籃的孩子和家長,來到 這裡都能有收穫,感受到慈濟志工對孩子們的用心與付出。當自己有機會付出時,也能把握服務的機會,體會付出無所求的快樂。

現場一隅,學員家長魏平帶來許多的中國結義賣,家長和隊輔們也一一響應,魏平將賣出的金額全數捐獻,投入慈濟送愛到菲律賓。同時,她也準備了許多的材料,教導在一旁的家 長,大家聚精會神的學習,手中的綿線編織出美麗的圖騰時,媽媽們都露出滿足的笑顏。這也是慈籃家族呼應家長們,一起走出來,陪伴孩子,自己也能有所學習。

◎孩子的改變 媽媽因感恩而付出

學員鄭倢倫因為很喜歡打球,透過舅媽的介紹參加了慈籃,媽媽楊淑惠總是在一旁陪伴著兒子。媽媽表示倢倫原來是個對陌生環境,會感到羞怯害怕,和現在在球場上表現展現從容不 迫、自信滿滿是截然不同。連隊輔志工也表示,倢倫現在會主動和大家打招呼,笑容也時常掛在臉上。

看著孩子的改變,媽媽非常感謝志工,在每個星期日付出時間和體力,來陪伴孩子們,讓學員們都能有強健的體魄和正向的觀念,讓她很感動。今天的家聚,她看到孩子每個都能主 動,動手幫忙參與工作,真的很棒!

淑惠表示每次看到志工們陪伴著這些孩子,雖然都不是她們自己的小孩,卻還是這麼的用心付出,她非常感動又深切說著:「因為感恩,所以每次的活動,都很樂意的參與及配合,能 夠參與付出覺得自在又快樂。」

孩子們從不守規範,到懂得彼此尊重、守規矩,是所有志工和教練們用心的帶領。藉由一場場球技的練習、比賽以及活動的參與,學員之間的感情也越來越凝聚。舊的學員當初進入慈 籃,是擁有很多人愛的陪伴和照顧;現在他們也能用相同的方式,來陪伴新加入的學員,讓大家都能感受如同手足一般,讓新進的學員能夠很快融入團體。

圖左 : 慈籃中和區漳和組為了讓學員、家長及志工間的情感,能夠如家人更為凝聚,3月23日於漳和國中羽球館舉辦家庭聚會。[攝影者:簡平丁]
圖右 : 慈籃成員分工合作,一起整理家庭聚會的場地及食材;圖為學員及工作人員正在排桌椅。[攝影者:簡平丁]
圖左 : 學員於打完球後,開始 準備家庭餐聚的相關事宜。[攝影者:簡平丁]
圖右 : 學員家長魏平(圖左二)帶來許多的中國結現場義賣,也準備了許多的材料教導在場的家長。[攝影者:簡平丁]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