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器為伴 克服病痛完成受證
2014/02/09 | ◎廖淑娟/臺中報導向嘉亨(左)克服病痛,上課期間從沒缺席請假,堅強的完成整年的培訓,同期學員張傳承(右)則一直陪伴在左右。[攝影者: 柯秋源]
2月9日寒流來襲,約十度低溫,又下著細雨,臺中北區二慈濟志工為迎接新受證十四位成員,不畏寒冷,共二百多人齊聚在潭子蘭園,以歡喜有緣迎賓方式,歡迎他們入慈濟大家 庭,並提前歡度元宵佳節。
雖然下著雨,但是戶外草坪上,十六位男眾志工熱情地揮灑「幸福美滿呼啦啦」健康操,在濛濛細雨中,全體興高采烈舞動著,心頭暖意足以抵擋濕冷天氣。
舞獅歡慶迎嘉賓,祥獅獻瑞以一曲男兒當自強:「傲氣面對萬重浪 熱血像那紅日光……我是男兒當自強 昂步挺胸大家作棟樑 做好漢 用我百點熱 耀出千分光 做個好漢子 熱 血熱腸熱 比太陽更光。」在新的一年、新的氣象,鼓舞大家不畏付出,廣邀天下善士耕福田。
◎夫妻同修 勇於承擔齊精進
今年受證有兩對夫妻同修,其中蕭逢時及蔡麗珠,年初兩人即承接功能幹部;喜歡看書、寫文章的蕭師兄,承擔了人文真善美窗口,他表示有壓力但很高興,期許自己用心做好它,已 經做好整年度的規劃,並要親自到各組員家裡拜訪,了解每個人的想法;也要全程陪伴志工參加各項研習的課程。
在培訓時看到資深志工帶領學員入坐聞法的麗珠,就發好願期盼受證後也能擔任此功能,有願就有力必能心想事成,年初竟如願承擔了培訓幹事行政隊輔,她難掩欣喜的分享,高興自 己也能陪著學員們同精進。
參加錄影功能的陽純仁和尤文珍,是另一組夫妻同修;因緣際會接觸到慈濟,便積極參加社區志工課,緊接著見習、委員培訓;培訓期間,兩人響應「晨鐘起、薰法香」的活動,每日 清晨五點半至台中舊會所聞法,文珍更將聞法的內容以上傳手機送給大家分享;而陽師兄會後亦再坐車到彰化上班,日復一日從無間斷。
文珍希望能將真實法融入生活中,所以必須不斷聽法,才能傳法,了解聞、思、修的道裡再去行法,而推動他們精進的法源就是 證嚴上人的靜思晨語。
◎克服病痛 完成受證
經營飯店的向亨嘉平常事業繁忙,但閒暇之餘喜歡打籃球,其已受證十幾年的盧若蓁師姊,希望他能早日進慈濟,便鼓勵向師兄成立臺中慈藍,也讓喜好打籃球的學齡孩子,有個良好 的環境打球,於是在2008年成軍,期間常與學員父母互動、結好緣,因此接引了三十多位家長參與社區志工行列,其中也培育出八位慈濟委員。
兩年前發病,行動逐漸不能自如,需依賴助行器才能行走的向嘉亨;讓原本身強體壯的他無法接受,原想放棄委員培訓,因上人一句「三隻腳更穩」,讓他改變了想法,勇於面對去克 服病痛及不便。而同期培訓的張傳承也無時無刻的陪伴、關照,終於完成整年度的培訓課程,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從沒缺席過。
向亨嘉最難過的,是因生病沒辦法分擔勤務,一講到這,讓男兒有淚不輕彈的他也紅了眼眶。上人常慈示:「行善、行孝不能等」,志工們鼓勵他可以現身說法,告訴大眾要把握因 緣,讓每個人知道行善、行孝要及時。
◎善的循環 改變看得見
培訓時,陪伴照顧向師兄的張傳承,也讓太太白淑慧等待多年才進入慈濟,今年受證全家都很高興。讀高三的兒子說:「自從爸爸參加培訓後,脾氣變好了,以前不太敢跟爸爸說話, 現在可以一起聊天,有事也能溝通了。」淑慧也說:「他因為薰到法香所以改變了。」
馮翠琴在2011年參加浴佛節及入經藏,了解慈濟後,急於加入這個慈善團體,把握當下即報名上社區志工課,隔年續上醫療志工課,去年完成委員培訓。進入慈濟讓她更深入體會 孝道,遺憾的是媽媽在2012年三月往生,讓她來不及行孝,也深深自責。
她將這份孝心移轉到照護病人,她說:「見苦之福會更惜福,有生之年要盡量付出,希望更有精神、毅力為人群服務。」常到慈院當志工的她,在加護病房關懷時,看到病痛的阿公、 阿嬤受病苦,就想到自己的母親,心感不捨常幫他們加油打氣。
◎新舊傳承 大家一起來
「大家一起來歡迎新進的家人,我們給他、她們愛的抱抱。」活動組林麗觀激起大家的熱情,師姊擁抱師姊、師兄環抱師兄,直叫新進志工們感動萬分,此刻畫面也定格在溫馨歡樂 中。
新舊傳承,永續靜思法脈;我們的手牽著手、心連著心,祝福新發意菩薩及每一位志工,都能恆持初發心迎向菩薩大道
圖左 : 台中市和氣二,十六位志工以鬧熱的迎賓舞、歡慶迎接今年授證的 十四位慈誠、委員,並提前歡度元宵佳節。[攝影者:林若玲 ]
圖右 : 舞獅歡慶迎嘉賓,祥獅獻瑞鬧元宵,新的一年、新的氣象,鼓舞大家不畏付出,廣邀天下善士耕福田。[攝影者:林若玲 ]
圖左 : 蔡麗珠和蕭逢時是夫妻同修,兩人同時培訓,授證後也都承擔了功能組幹部,他們充滿法喜的分享心得。[攝影者: 柯秋源]
圖右 : 愛的抱抱迎接新家人,給她們充滿祝福與感恩的擁抱。[攝影者: 柯秋源]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