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

悲憫的眼淚 分享的手札

悲憫的眼淚 分享的手札
2014/01/12 | ◎洪碧霞 /臺中報導
洪啓芬醫師以一張張圖片,鉅細靡遺地分享菲國賑災過程。[攝影者:陳榮豐(濟玄)]


早上七點多,天氣晴朗,陽光暖暖的緩和寒冷的霜冬,種種高嵩樹木、群群快樂活潑的慈籃學生;把中興大學體育館的內內外外點綴得十分出塵。

這學期慈濟中區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簡稱慈籃聯誼會),在元月12日精彩結束。雖逢學校期末考及近年關,依然有二百一十七位學員和家長撥空踴躍出席,可見其精彩是不同 凡響。要讓青少年、中年人、老人都願意認同,高高興興一起來學習,談何容易啊!慈籃聯誼會做到了。

◎ 人生分享不差池

慈籃球場,不僅是孩子奔跑的場地,更是授業解惑的教室。打球前,慈濟志工郭德進(任職臺中地方法院法官)分享他經辦的青少年案例,案例中很多學生只是為了開玩笑,有臨時抽 掉椅子,致同學跌坐地上,造成半身不遂、有伸腿絆倒他人,造成同學骨折,甚或喪命。青少年未滿二十歲,在法律上,所有的賠償責任都在父母身上;開玩笑者、被傷害者、及雙方 父母整個人生都因此受到衝擊。郭德進不斷強調:「開玩笑要適度,要守法、守規矩。」如此生活化又切身的分享內容,讓參與家長、師生上了寶貴的一課。

除了郭德進的分享,接著視廳教室內,由中區人醫會醫師洪啓芬分享參加菲律賓「海燕風災」賑災義診行的點滴。一場扣人心弦的演說,洪醫師以簡報方式,圖文並茂地引經據典、藉 古論今,鉅細靡遺的訴說整個過程,並不時從中應機說慈濟和上人的法。

強颱海燕肆虐菲律賓群島多數地區,殘屋破瓦,到最後變成街道整齊乾淨,生意盎然。災民從淚流不止、偷搶為生,到慈濟志工一路陪伴,災民走出受災陰霾,懂得植福,最後手心向 下,帶著充滿喜悅的笑容,爭相將銅板投入竹筒,成了來生的善因善果。正如證嚴上人曾開示: 「 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洪啓芬說:「以工代賑的災民,家園得以修復,生 活又有了著落,使他們從地獄變成天堂,只因為有了慈濟。」

◎ 不捨曾為家園的國度受毀

臺下聆聽的家長們,不時有人銘感五內,其中吳敏鳳媽媽全場涕泗縱橫淚如雨下。她說:「就是很感動,我本身很愛哭,讓你們見笑了。」

早年與丈夫因工作外派菲律賓,居住於原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基地,雖過著高檔的生活,仍深諳菲國的風俗民情,知其貧富差距,有如天堂與地獄。更熟知菲國有大批民眾過著貧困無 燈,且三餐不繼的生活。

在菲國吳敏鳳開車行駛路上也常按下車窗,掏錢遞給黑瘦無衣可穿的貧童。這回的海燕風災讓貧民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她為此悲憫不忍而淚下。看到慈濟人無所求的付出,竟然有很 多人像洪醫師放下盈利、放下身段謙卑的前往災區,她為曾經居住過的土地受傷而不捨,更為慈濟人的大愛而感動地頻頻拭淚。

吳敏鳳育有二子,都參加慈籃。已經進入第三年了,大兒子曾浤榮,小兒子曾建誠,都長得活潑可愛。吳敏鳳英因朋友的邀請,本著成就別人為善之心,成為慈濟的會員繳交善款。因 此漸漸地認識慈濟,她說:「慈濟人無私奉獻,不分國籍、不分貴賤。再過一段時間,我也要走入慈濟。」

吳敏鳳強調:「帶孩子來慈籃,是為了讓他們多接觸慈濟人文,就算是心靈洗滌吧!對我也是成長,孩子正面思考變多了,我自己也是」。

◎ 筆記分享拉近親情

用心聽著洪啟芬分享的學生家長江麗鳳,手札不離手,筆桿總是握著,勤做筆記。兩兒子都加入慈籃的她,老大陳顥文是國小五年級生,小兒子陳冠彣國小三年級。她說:「每次慈籃 下課,我們家就會有一個很長的午餐時間,彼此分享心得。來到慈籃,我們的親子關係變好了,慈籃經常有人文講座,聆聽不同演講者的心靈分享,我自己也成長了。這裡可以練心, 讓人輕安自在。」

她還說:「任何地方都可以打籃球,來這裡是因為這裡有人文,跟一些善人在一起,孩子是不會變壞的。」

江麗鳳的先生是高階經理,掌管三大部門,手下有兩百多員工,因為工作關係無法陪孩子參加慈籃。所以她勤抄筆記,就是想要帶回與先生分享。

去年江麗鳳分享聆聽洪啟芬醫師的演講內容,全家因此從早餐學習素食,來慈籃與家人分享筆記,讓她拉近親人的關係;江麗鳳的手札功力,值得敬佩!慈籃讓她學習很多,她說: 「進入慈濟是我未來要走的路……!」

圖左 : 聆聽洪啟芬分享「海燕風災」所帶來的災難,讓吳敏鳳心生不捨,掩面淚流不止。[攝影者:陳榮豐(濟玄)]
圖右 : 慈藍家族的孩子,藉由假日的上午,在球場上盡情的奔跑。[攝影者:陳榮豐(濟玄)]
圖左 : 打球前,慈濟志工郭德進(任職法官)分享經辦青少年案件,並提醒孩子們「要守法、守規矩。」[攝影者:陳榮豐(濟玄)]
圖右 : 江麗鳳(前)聆聽洪啓芬醫師分享菲國賑災過程,勤作筆記,要回去和家人分享。 [攝影者:陳榮豐(濟玄)]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