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有愛接力 慈籃學人文

有愛接力 慈籃學人文
2013/10/05 | ◎陳宥騏/臺北市報導

學員高舉右手宣誓信守戒律,期望成為一位文武兼備的慈濟青少年。[攝影者:林淑真]

「每次打球前都有安排人文課,其實最初我們都不太有耐心聽講,一心只想趕快下場打球,但長期接觸下來,感受到很有幫助,可以讓我們多了解時事,像近來很夯的環保議題,就是 到內湖環保站參訪以後才了解的。」袁鏡欽身高一七五公分,彬彬有禮,侃侃而談,截然不同的氣質,令人印象深刻。

獲頒年度進步獎,目前就讀臺北市信義國中二年級的袁鏡欽,參加慈籃三年,當初他的身高只有一四五公分,個性叛逆,「打球消耗了我多餘的精力,讓我躁動的心安定下來,讀書更 專注,原來很會發脾氣,常常跟同學起衝突,現在也改善了,而且打球還可以交朋友,就像慈籃隊歌歌詞裡說的『以球會友』。」他說。

◎鍛鍊體能 以球會友

慈濟慈籃已經成立十九年了,臺北市松山民生社區慈籃也將跨入第四年,今天(10/5)是民生慈籃的開訓典禮,經過漫長的暑假,學員們已迫不及待想要上場活動筋骨,磨練球 技。雖然菲特颱風來襲,陣陣強風夾著時大時小的雨勢,也阻擋不了孩子們旺盛的精力,和家長及志工們的熱情,下午一點整,四十八位學員及五十位家長與志工,齊聚民生國中活動 中心三樓,參加今天的開訓典禮 。

「慈濟青年球藝精,以球會友重感情,身手矯健不怕苦,球場也可談修心,腳踏實地不怕難,慈悲喜捨勤修行。」典禮在學員宏亮的歌聲中開啟,典禮中頒發年度進步獎,年度全勤 獎,志工服務感謝狀,總教練並親授新學員慈籃制服。回顧十九年教學生涯,感性的石健雄總教練哽咽地說:「感恩慈濟創辦慈籃,感恩家長放心的將孩子布施出來,更感恩志工、家 長熱情無悔的護持,看到孩子們的成長,是大家最大的安慰!」

◎擴大愛心 陪伴成長

大部分的家長,帶孩子加入慈籃的初發心,都是為了鼓勵孩子多運動,鍛鍊體能,但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孩子的體力增強了,健康的發育成長,而且變得獨立、自信,不論在功課、 人際關係上,都有意想不到的進步。家長林盈秀,帶著三個女兒一個兒子,一起加入慈籃,女孩子原來比較不喜歡運動,但沒想到才練了一個月,球技、信心大增,已經可以下場參與 比賽了,而且平常上學各自忙碌,星期六難得有媽媽陪著一起運動,打完球一起吃吃小館子,真是難得的快樂家庭日。

范竣皓七十歲的阿嬤,陪伴兩個孫子前來打球已經二年,阿嬤感慨現在學校教育的功利與局限,也擔憂外在大環境無法控制的不良影響,在得知有慈籃這個家族後,即刻帶著孫子加 入,也希望藉由孫子的帶動,可以邀約父母一起來參與。

隊輔志工許竹池,也談到自己的小孩,因為是六個半月就出生的早產兒,半邊手腳腦性麻痺,略為萎縮,原來希望藉由打球,來鍛鍊孩子的體力,但打了一年後,他還是覺得沒有興趣 而退出,許足池只好尊重孩子的決定,將心力與愛心擴大,給更多的孩子。他說:「所以,如果孩子有興趣,又有家長陪伴,是最幸福的!或許家長來覺得並沒有做什麼,但其實就是陪伴,用時間來陪伴,一個掌聲,一句鼓勵的話,這就是孩子要的。」

十九年來沒有請過假的石健雄總教練說:「我的IQ一四七,從來不服人,但十九年的教球生涯,讓我從做中體悟,學會耐心愛心,因為我不是教球,是教人學會縮小自己,學會用真誠先感動自己,再感動別人!」

慈籃不只是一個籃球隊,還是一個人文團體,更是一個溫馨家族,在教練、家長、志工用心經營下,大家期望一顆球也可以轉動地球,帶動社會善的循環。

圖左 : 學員們迫不急待小試身手,除切磋球技外也在競賽中以球會友。[攝影者:廖振豐]
圖右 : 10月5日慈藍松山民生組開訓典禮,以及101年度學員表揚。[攝影者:蔡麗瑜]


圖左 : 活動首先介紹各功能組團隊以及分組隊輔。[攝影者:林淑真]
圖右 : 開訓活動結束前,全體學員、家長及志工為新學年開始留下紀錄。[攝影者:蔡麗瑜]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