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教 親子溝通變容易了
2013/09/01 | ◎陳素雲/新北市報導志工陳惠美分享她來慈籃的收穫,易子而教,讓親子間的溝通變得容易,關係越來越融洽了。[攝影者:戴碩呈 ]
慈籃人文課程圓緣了,但這並不代表學習的結束,而是意味著另一個成長階段的開始。「新泰區慈籃恆毅組」9月1日在新北市新莊恆毅中學的活動中心,舉行「慈籃家族圓緣」與 新、舊生報名的說明會,有新學員、舊學員、家長及志工共一百六十人參加。
「新泰區慈籃恆毅組」有生活、隊輔、人文真善美、醫護、助教共五組功能團隊,都是由家長組成的。說明會中,各功能組詳細地向新生、家長介紹所承擔的工作、心得分享以及學員 應該配合的事項,讓新生在短時間內能適應球場的規定,儘早融入團體。
主辦單位特別頒發「人文獎」、「球技進步獎」、「最佳精進獎--學員、家長」、「鼓勵獎」、以及「感恩獎」五種大獎,讓學員在球場上有成就感與認同感,並感恩志工們無私的 奉獻,現場瀰漫著溫馨的氣氛。
學員柯羽城獲頒「球技進步獎」,他向大家說道:「一開始進來球場的時候,因為體能不足,練習沒多久,身體就不舒服,但是經過慈籃每個星期的訓練,不但讓我的球技進步了,我 的體力也越來越好了,同時我也學會了比賽的規則,防守的位置、犯規時的手勢,但是要學的知識還有很多,所以我又再次報名了。」
志工陳惠美分享她來慈籃的心得,她說:「剛開始,我本來只是想當司機把小孩送來打球就好了,然後就去做自己的事,等打完球後再來接他回家。後來,慢慢接觸到所有的活動,對 慈籃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發現這邊的志工都沒有領薪水,還願意犧牲自己的假期來為各位學員付出,而我身為學員的媽媽,有時竟還會找藉口來塘塞,想想,真的很不應該。」
「進來慈籃當志工之後,我得到的收穫非常多,小孩會跟我分享人文課的內容,以及教練教導的球技,還有他贏球了也會和我分享喜悅……而當我跟小孩之間有摩擦、誤會時,其他志 工也會做我們之間溝通的橋梁,化解彼此的猜忌,親子的相處也越來越融洽了。」惠美欣見親子間的這份轉變。
惠美還說:「我現在比較會站在小孩的立場去想事情,以前總是用命令的口吻叫小孩做事,而自己做錯事也不承認,現在則會用比較溫和的口氣說『請、謝謝、對不起』等字眼;來慈 籃上了人文課後,我跟小孩都成長許多,學會了彼此尊重、善解與包容。」
慈籃有一群小小的音樂志工,寒暑假期間都會去臺北慈濟醫院演奏,撫慰醫生、病人的心,在司儀隆重的介紹 下,他們為大家呈現熱情的演奏,眾人彷彿置身在國家音樂廳,享受著 小提琴、烏克麗麗、吉他、陶笛悅耳的聲音,令人不知不覺跟著動人的旋律擺動著,小小志工展現高水準的組曲演奏,獲得滿堂的掌聲。
「慈籃恆毅組」是由一群默默付出的志工,他們用愛心、耐心護持,易子而教,人人都有所成長與改變。來到球場彷彿回到家一樣溫暖,每個學員的心中都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期待新 學期趕快來臨。
圖左 : 新北市新莊恆毅中學活動中心,9月1日舉行新泰區「慈籃家族圓緣」,有學員、家長及志工共一百六十人參加。[攝影者:戴碩呈 ]
圖右 : 志工蔡直詳細地向新生、家長說明學員應配合的事項,讓新生在短時間內能適應球場的規定,儘早融入團體。[攝影者:戴碩呈 ]
圖左 : 學員柯羽城獲頒「球技進步獎」,經由慈籃每個星期的訓練,不僅球技進步,體能也越來越好了。[攝影者:戴碩呈 ]
圖右 : 主辦單位頒發獎項,鼓勵在球技上有所進步的學員,期許他們能更上層樓。[攝影者:戴碩呈 ]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