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會教到會 慈籃家族真正好
2013/08/18 | ◎朱秀蓮/臺北報導8月18日,慈濟籃球家族在新北市江翠國中學生活動中心,舉辦國小組聯誼賽,有來自北區的十四支隊伍參加。[攝影者:朱秀蓮]
邁入第十九年的慈濟籃球家族,陣容愈來愈盛大。為讓各區球隊有相互觀摩學習機會,每年會利用暑假辦理比賽。102年已陸續舉辦過師伯組、女子組和高中組的比賽。8月18日 來自北區國小組的十四支隊伍來到新北市江翠國中聯誼,由於參賽踴躍,賽程分為全場和三對三的方式,在學生活動中心球場及室外球場進行。
◎慈籃散播愛的種子 發揚愛心、團結、服務精神
前身是慈濟青年籃球隊的「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1994年由現任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董事長,也是慈濟志工的李鼎銘及夫人洪若岑成立。「慈籃明年成立就滿二十年了。」 百忙中趕來參加開幕致詞的李鼎銘說。一念心接引青少年,投入慈濟真、善、美的園地,如一粒種子灑播,經過多年耕耘、灌溉,如今的慈籃家族向下紮根,從國小組、國中組、高中 組、女子組到由教練和球員家長所組成的師伯組,每次家族聯誼,來自各地區的整齊浩蕩隊伍在球場上甚是壯觀。
8月18日,由楊彬教練領軍的世新組,小球員和家長們一行四十多人,早上六點多集合在文山區永建國小,搭乘支援志工駕駛的汽車,士氣高昂地開向江翠國中。提供場地的江翠國 中郭月秀校長熱情歡迎大家的到來,她說:「感謝慈濟人在許多活動支援協助學校,祝福今天比賽順利圓滿。」
◎場上球員全力拼戰 場邊加油聲音不斷
負責全場的裁判長張弓弘教練及三對三的蕭啟參教練說明規則後,比賽正式展開。全場的比賽每一隊至少有六個場次,每場比賽十五分鐘,先由五位球員下場五分鐘,接著換上另五位 球員,十分鐘後才能自由換人。因為不停錶,賽事一場接一場,加上同時有二個場地的比賽在進行,哨音聲、加油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
豔陽下,三對三的比賽在室外球場分五組舉行,今天天公不僅作美,太陽偶而還會躲到雲後休息,稍稍的陰涼舒緩了球員和場邊家長緊繃的情緒。
「加油!加油!」場上球員們激烈拼戰,場邊由家長們組成的加油團眼睛隨著球員的身影,拿著加油棒大聲地為球員們吶喊加油。
◎以球會友 健身又健心
身高還不到一百四十公分,就讀國小二年級的黃之宇,小個兒的身材在場上頗令人好奇。黃媽媽林淑萍表示:「之宇是因為哥哥之奇喜歡打籃球,在朋友介紹下加入慈籃。原本沒興趣 的他也跟著到場邊,慈濟志工邀請他擔任小志工,順便打球,久而久之喜歡上打球,今年主動說要加入。」
暑假後將升上國一的哥哥之奇,已經長得比媽媽高了,身高優勢讓他搶下好幾個籃板,他的目標是成為NBA球員。黃媽媽進一步表示,兩兄弟常在晚上和同學相約練球,自然不會想 打電動和看電視。之宇因為是早產兒,出生時只有二千多公克,體質弱,常過敏、流鼻涕;打球之後,身體變壯了,過敏的情形也改善了。
壯碩的蘇柏宗也想打進NBA,談到籃球眼睛就發亮的他說:「打籃球要團隊作戰,不能個人主義。」這群小球員們雖然基本動作還不熟練,傳接球一不小心就傳到對方手上或場外, 投籃也欠缺準頭,十投八不中,不過每一個人拼戰的態度不遜正式球員,打起快攻絲毫不含糊。
◎為冠軍喝采 勝不驕敗不餒
下午三點多,比賽來到冠、亞軍決賽,同一時間,球場另一邊則由去年冠軍隊木柵組和民生組進行第三名之爭,直到最後分出勝負,木柵組以13:12贏得第3名。
已經榮獲今年慈籃家族聯誼比賽女子組和高中組冠軍的世新組楊彬教練表示,國小組球員因為身材、體型差異懸殊,加上很多人加入訓練時間不長,無法像大哥哥大姐姐們有傑出表 現,楊教練說:「國小階段主要在培養他們對籃球的興趣,願意接受培訓,等上了國中再好好加強,表現就不一樣。」
從不會教到會,過程漫長而辛苦,是甚麼力量讓楊教練投入慈籃始終不悔不退?楊教練說:「是上人的法。樂見這群孩子在我們的陪伴和薰陶下,學會感恩、尊重和愛,回饋社會,成 為善的循環。」楊教練的夫人,同時也是慈濟志工傅秀美表示,每週日的慈籃活動,除了基本訓練外,還會有慈濟人文課程或是安排社區關懷和環保活動,同時也邀請家長一起參與, 增進親子互動。
在各組隊負責慈濟志工的祝福聲中,國小組的比賽圓滿落幕。張弓弘教練和志工李鼎銘師伯佈達了9月8日將舉辦慈籃裁判的研習營,鼓勵家長和資深球員報名參加。慈籃家族歡迎大 家的加入成為一家人,術德福慧兼修,家庭幸福美滿。
圖左 : 三對三在室外球場分五個場地舉同時舉行。[攝影者:朱秀蓮]
圖右 : 全場比賽在江翠國中活動中心舉行,球員們緊盯著球,準備搶球。[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 利用比賽空檔,楊彬教練指導球員傳接球練習。[攝影者:朱秀蓮]
圖右 : 雖然世新組今年沒有拿到好成績,但我們會繼續努力[攝影者:朱秀蓮]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