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慈籃環保體驗行 悟得惜福愛物成大用

慈籃環保體驗行 悟得惜福愛物成大用
今天(10/20)日,風和日麗的午後,臺北市松山區慈籃學員與助教共六十人,用一分愛地球的心,前往內湖聯絡處的環保站,第二次參訪體驗。
臺北市松山區慈籃,自九十九年三月成立至今已兩年多,學員有四十五名,助教十五名,除了平時每週六的下午上課外,今天(10/20)日,風和日麗的午後,利用一分愛地球的心,前往內湖聯絡處的環保站,第二次參訪體驗。

藉由社區志工解說後,進行分站實做體驗課程,將環保回收物透過志工的愛心與科技結合,像神奇魔術師般化作有用的資源再利用,讓家長、學員體會日常生活的小動作,對環境保護、身體健康和節能減碳救地球的重要。

於巧藝坊,內湖區環保志工吳月鶯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公司透過科技,將千年不化的保特瓶打成碎片,在高溫縮成聚脂粒,再抽紗後製成又輕又暖和的毛毯,製作過程依保特瓶的原色,不染色避免環境的汙染,是環保也是尊重,將愛心毛毯送至全球需要幫助的國度。

日本311大地震後,內湖環保站許多志工,抱著歡喜和感恩心,將七十八萬多支保特瓶製成毛料,摺疊、烤邊、裁剪、裝箱,兩天內趕製一萬多件的毛毯送達災區,溫暖每個災民的心,是上人慈悲,也是慈濟人的關懷與祝福。

另外不同於前次的體驗,有再生紙製作和飲料的真相單元,簡單又富科學,將回收紙泡水一個半小時以上,用果汁機打均勻,可以再利用,製成創意卡片,節省紙張,少砍樹,維護山林大地。

中研院林正雄博士,懇切地為學員解說飲料製作,一般常用的有果糖香精滴劑、食用色素、焦糖色素等,多喝無益,因為一杯飲料的熱量。相當於一碗飯的熱量,所加的果糖,是經由澱粉分解後提煉而成,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例如沙士製作添加的焦糖香精,容易造成孩童過動的傾向,食用許多的色素,易造成癌症的問題。

今年剛加入慈籃的張晉誠就讀民生國小,爸爸張志強帶著全家人一起參與這次環保體驗行。他很感動的說:「原來垃圾也可以變黃金,藉由環保體驗活動,可以讓孩子知道如何分類,更懂得珍惜資源。」

就讀敦化國中的張登凱說:「很感恩慈濟的師姑、師伯愛心的付出,我願意以後也要來當志工,不要喝飲料,對身體健康才有幫助。」

為延緩地球暖化和人類身心的健康,將無限的愛心,化作溫暖人心的有用資源,是地球上每一個人的責任,將圾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圖說:志工吳月鶯解說一條毛毯是由78 支保特瓶,打碎後透過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研發,高溫處理抽出紗後製成。











圖說:學員和家長藉由志工王鳳嬌(右二)的一一解說,如何作好回收紙的正確分類實做。











圖說:透過中研院林正雄博士詳細地分析飲料製作的元素和對身體的影響。








圖說:「哇!好神奇ㄜ」慈籃小勇士親自用香精滴劑和食用色素調配飲料的魔術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