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漏」粗手做細活 原來我可以
從事「抓漏」工程的吳曜顯(右),粗獷的雙手慢慢地在佛陀法像,及層層的靈山臺邊按膚著。[攝影者:李志成 蔡翠容]
「我本來不敢來,怕怕的。怕做不好,不好意思。我太太就一直說,來做看看。」「做著,做著,就熟手了,愈做愈有心得啦!」從事「抓漏」工程的吳曜顯,原本擔心自己做粗重工程的雙手,無法做好細緻的手工。沒想到,從福慧紅包前置作業開始,每天都前來報到,未曾缺席,還愈做愈高興。
連日來,帶點寒意的冷風襲來,驚覺冬又將至,而每年冬天,最讓所有慈濟志工與會眾們期待的,莫過於歲末祝福,從花蓮「靜思精舍」常住師父手中領受福慧紅包的喜悅。在臺北市松山聯絡處,自10月18日開始,預定到11月10日為止,預計完成三萬二千個福慧紅包,要與全球大眾結緣。
◎七尺丈夫 練就巧藝
10月24日先後來了約一百五十位志工與社區會眾,靜心專注在手上的每一個動作,希望送上自己最用心虔誠的一分祝福給「有緣人」。
黝黑嚴肅的面容,鼻樑上的眼鏡,映照著粗獷的雙手,慢慢地在福慧紅包上的佛陀法像,及層層的靈山臺邊按膚。從事「抓漏」工程的吳曜顯,在太太的鼓勵下,來參與紅包製作,原本擔心自己無法做好細緻的手工,沒想到,卻愛上了這項與他人結好緣的活動。
「做著,做著,就熟手了,愈做愈有心得啦!」靦腆的他,低著頭說:「愈做愈快,要強迫自己,今天我也做了一箱。」他藉由自我要求,證明自己也能做好細工。「我就自己要求,女眾能做的,我也會做啊。」吳曜顯接著說:「感覺愈做愈愛做,愈做愈高興。」
在去年第一次領到福慧紅包,他要以回饋的感恩心來製作紅包。吳曜顯說:「別人做給我們,我們也要做給別人;別人祝福我們,我們也要祝福別人。」
壯碩的身型,在眾多嬌小的身影中,特別突出而不禁引人注目。擔任松山慈濟籃球隊教練的志工石健雄,也在製作紅包黏貼區,低著頭專注地做細工。
問起打籃球與做紅包,哪一個比較難,他笑開懷說:「這個比較難哦!一不用心就會錯了。」他接著說:「籃球是自己的專長,做紅包不是我的專長。其實,這也是很有意義,可以跟很多人結好緣。」石健雄用開朗的笑聲,繼續分享自己的想法:「籃球是帶孩子,兩個都須要用心;一個是對物,一個是對人;做紅包與人家結緣是發自內心的,當教練帶孩子是一種承擔、配合。」
在慈濟充滿感恩的世界,他說:「以前我們拿別人的,都很感恩;現在我們做給別人,我們也感恩,大家讓我們有事情做,真好。」
◎阿彌陀佛 獻上祝福
長髮披肩,長像清秀的身影,低著頭專注地握著白膠,小心翼翼地在紅包上點上了均勻的小白點。第一次參與製作歲末祝福福慧紅包的林佳瑩,透過媽媽的好友,得知製作紅包的訊息,便盛裝前來,希望將溫暖從自己手中,經由師父交給有緣的人,帶給大家一年的福氣、祝福大家平安健康。
「我很喜歡做手藝,我喜歡布施。」因為,爸爸生病而接觸慈濟,林佳瑩體會人生無常,感恩慈濟志工的鼓勵,並從上人的靜思語得到心靈的慰藉,更知道要即時布施。
「做這個祝福別人,對自己也很好。」她用句句的阿彌陀佛獻上祝福,並在專心、用心的當下,忘卻了煩惱。她抬起頭,轉了轉眼珠,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覺得很有意義、很充實、好快樂。」
◎精進菩薩 不落人後
身材圓潤,端坐在椅子上,笑起來像尊彌勒佛的詹雪,一邊摺壓著比自己手指還小、紅包剩下的小圈圈說:「我是二年六班的!」說著、說著,把伸出手指的雙臂舉起放在頭頂,發出「哞」的聲音。
「第二天就把紅包摺紙部分做好了,現在摺這個是要回收再利用的。」慈濟人善用所有物資,將無用化為有用,把剩下的小紙片加以美化利用,就可以變化成人人喜愛的手工藝品,與大眾結緣。
開朗的詹雪說:「我前兩年都是全勤呢!還有上臺領獎。師姊送給我袖套、襪套,還有筆記本。」露出滿足的笑容,她接著說:「全身都被包得很圓滿,今年我也要全勤。」
另一位滿頭銀髮,卻神采奕奕已經八十二歲的張葉素份老菩薩,也總是全勤「得主」。為了做福慧紅包,婉拒了女婿及女兒的出遊邀約,她卻客氣地說:「才剛剛做就要請假,不好意思啦。」
因為一份善念,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把握因緣,分秒不空過,期望在歲末祝福中,也能留下付出的足跡,更期望自己手中充滿誠摯祝福的福慧紅包,能夠與有緣的慈濟家人共同分享那一份歡喜。
圖左 : 笑起來像尊彌勒佛的詹雪摺壓著比自己手指還小、紅包留下的小圈圈,將另做結緣品將來與會眾結緣。
[攝影者:李志成 蔡翠容]
圖右 : 長髮披肩,長像清秀的林佳瑩希望將溫暖從自己手中,經由師父交給有緣的人。
[攝影者:李志成 蔡翠容]
圖左 : 松山慈濟籃球隊教練石健雄,也在製作紅包黏貼區,低著頭專注地做細工。
[攝影者:李志成 蔡翠容]
[攝影者:李志成 蔡翠容]
圖右 : 八十二歲的張葉素份老菩薩,專注地做福慧紅包;捨不得請假,總是全勤「得主」。
[攝影者:李志成 蔡翠容]
[攝影者:李志成 蔡翠容]
以上文章摘錄自 慈濟全球社區網